一间明代佛教寺院和它的建筑

林伟正
林伟正
add alt prop
Cross Section of Zhihuadian, courtesy of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北京智化寺竣工于明英宗正统九年,明代佛寺的兴建英宗在位期间数量最多,智化寺即是英宗亲自敕建的佛寺之一。令人惋惜的是绝大多数的明代佛寺没能保存下来,另一些则经后世翻修而不得原貌,如实遗存的少之又少。北京智化寺是今日为数不多的明代佛寺之一,给予后世一睹明代佛教建筑的绝好例证。

智化寺空间布置沿南北中轴线展开,主要建筑依次排列。中轴线上每一“进”院落由朝南的主体建筑及两座东西对称而立的次要建筑共同组成,唯一例外的是第三进的两层佛阁,下层的如来殿与上层的万佛阁在东西墙之间,孤立于院落中心。按1930年代首次所做的测绘,智化寺南北共五进(图1),寺院后部还保留了原东西二路中的方丈和僧房,今日仅存中轴线上的前四进院落和建筑(图2)。

图1 智化寺实测平面图。采自刘敦桢,《北京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三期,图2。图2 智化寺现状。采自陈捷、张昕,《汉藏交融化净土:智化寺神圣空间的意义塑造》,《美术研究》2017.1,图2。
图1 智化寺实测平面图。采自刘敦桢,《北京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三期,图2。图2 智化寺现状。采自陈捷、张昕,《汉藏交融化净土:智化寺神圣空间的意义塑造》,《美术研究》2017.1,图2。

智化寺现址,南北最长为144米、东西最宽为46米,矩形平面为宋代以来佛寺的典型空间布置。从南开始,紧接在山门之内有东西对峙的鼓楼和钟楼(图3),再往北则有智化门,至此为寺院的第一院落。智化门规模较小(图4),面阔三间、进深二间(13x7.8米),原塑有四大天王像,分列东西,镇护佛寺。总的来说,位于最南的第一院落,可视为礼佛者进入佛寺中心的前导性空间。

图3 智化寺钟楼立面图。采自陈平、王世仁主编,《东华图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53页。
图3 智化寺钟楼立面图。采自陈平、王世仁主编,《东华图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53页。

图4 智化门以及左侧的钟楼,智化寺杨志国提供。
图4 智化门以及左侧的钟楼,智化寺杨志国提供。

智化寺主殿院落为一门两殿,第二院落则位于其中心,由主殿智化殿与东西的大智殿和藏殿两座配殿组成。智化殿(图5)面阔三间、进深三间(18x14.5米),单檐歇山顶。殿内原有以释迦摩尼佛为中心的三世佛,另有十八罗汉分列两侧。殿中仅立四根金柱,留出宽敞的空间供信众观佛、礼佛之用。佛殿中央上方原有巨大精美的藻井一座(约5x5米),如今收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从数字复原的效果来看(图6、7),藻井应是佛殿空间组成的主要元素。

图5 智化殿,林伟正提供。
图5 智化殿,林伟正提供。

图6 智化殿内部,林伟正提供。
图6 智化殿内部,林伟正提供。

图7 智化殿内部数字复原。
图7 智化殿内部数字复原。

藏殿面阔、进深各三间(13.2x7.5米),单檐歇山顶(图8)。藏殿主要功能容纳是一座八角形的转轮藏,虽名为“转轮藏”,这座经藏立于石质的须弥座上,无法周转。为了容纳这座庞大的经藏,大殿在结构上减去了两根前金柱,方便信众观看转轮藏的全貌。同时,转轮藏并非置于大殿正中间,而是稍偏里侧,前方则留出足够的礼拜空间。一尊毗卢遮那佛坐于莲花座上,置于转轮藏至高的中心处(图9),而转轮藏偏里的位置,正好提供给信者在入殿处,足以观看毗卢遮那佛的角度(图10)。

图8 藏殿,林伟正提供
图8 藏殿,林伟正提供

图9 毗卢遮那佛坐于转轮藏正上方。智化寺杨志国提供。
图9 毗卢遮那佛坐于转轮藏正上方。智化寺杨志国提供。

藏殿点云扫描图显示观者在不同位置的观看角度。清华大学李路珂提供。
藏殿点云扫描图显示观者在不同位置的观看角度。清华大学李路珂提供。

大智殿(图11)与藏殿相对应,在院落的东侧。殿中原供有三大士像,观音居中,左文殊、右普贤。大智殿的功能和内部空间配置与藏殿有所区别,但在建筑结构和尺度上,两者完全相同。这也说明了中国木结构在面对不同内部空间设计的普适性,同时也顾及了东西两配殿结构形制和外观一致的需求。

图11 大智殿。智化寺杨志国提供。
图11 大智殿。智化寺杨志国提供。

智化殿之后的二层佛阁是第三院落的主体建筑,亦是寺内建筑的最高点(图12)。佛阁的一层为“如来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18x11.6米,所占建筑面积为全寺最大。二层为“万佛阁”,面阔、进深皆为三间,空间较小。中国佛阁一般具备多重功能,每层所服务的目的不一,但佛阁每层各有一个独立的名称确实少见。尽管如此,这座佛阁上下两层,从木结构和所供养佛像的内容来看,都应视作垂直连续的两个空间。

图12 如来殿、万佛阁。智化寺杨志国提供。
图12 如来殿、万佛阁。智化寺杨志国提供。

由侧面剖面图(图13)可见,一层前后金柱为通柱,通过上层楼板,往上延伸成为上层檐柱;通柱的使用简化结构,有利于上下楼层空间的展开。从一层平面来看(图14),在后金柱分位前设横向隔断,将一层分为殿前礼佛空间和殿后的楼梯间。殿前的后壁和左右二壁上布满小龛,龛内各设一尊小佛(图15)。殿前正中供有释迦如来本尊及两位胁侍,左为大梵天,右为帝释天。再往外两侧则是两座曲尺形的藏经橱。一层后壁的隔断向上延伸至二层,与其左右两壁,也布满了千佛小龛(图16)。二层供奉“三身佛”,主尊为毗卢遮那佛,其左侧为释迦牟尼佛、右侧为卢舍那佛。

图13 剖面图。采自潘西谷,《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元明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图6-32。
图13 剖面图。采自潘西谷,《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元明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图6-32。

图14下层平面图。采自刘敦桢,《北京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三期,图32。
图14下层平面图。采自刘敦桢,《北京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三期,图32。

图15 如来殿内部。智化寺杨志国提供。
图15 如来殿内部。智化寺杨志国提供。

图16 万佛阁内部。智化寺杨志国提供。
图16 万佛阁内部。智化寺杨志国提供。

楼阁的上下两层存在诸多不同,一方面两者的尺度有差异,一层高度为5.87米,宽敞的空间适合公开的礼拜或仪式。二层由于有屋顶结构,高度降为5.13米,空间相较狭小,因此更适合私密的朝拜仪式。但另一方面,千佛小龛布满上下两层的左、右、后三壁,是有意的将两层合二为一。这一意图亦可从建筑结构得知,除了上述的通柱,一层顶棚仅作天花,二层则在明间正上方设精美藻井一座(图17),现今藏于美国纳尔逊博物馆。从扫描点云的侧面剖面图(图18)来看,藻井对于二层空间而言,似乎过于巨大,更适合将之视作为了整座佛阁尺度所设置。

图17藻井数字复原之后的万佛阁。
图17藻井数字复原之后的万佛阁。

图18 万佛阁点云横剖面,上下层观佛的角度皆为25度。清华大学建筑系提供。
图18 万佛阁点云横剖面,上下层观佛的角度皆为25度。清华大学建筑系提供。

同时,从点云图也可见,上下两层的主尊佛像并未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二层的毗卢遮那佛稍偏北而置,在前方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观佛以及其身前巨大藻井。虽然上下两层佛像不在同一垂直线上,却有相同的观看角度。礼佛者在一层进门处,以25度向上的视角,可见佛殿内部整体空间;相同的,朝拜者在佛阁之外,以25度视角,则可远眺二层的毗卢遮那佛(图19)。

图19 从建筑前方可见的万佛阁毗卢遮那佛。智化寺杨志国提供。
图19 从建筑前方可见的万佛阁毗卢遮那佛。智化寺杨志国提供。

如来殿与万佛阁无疑是智化寺的宗教中心,在佛阁之外,得见二层的毗卢遮那佛引导着朝拜者进入一层佛殿,那里有殿中的释伽牟尼佛迎接着参拜者,将他们指向经橱中的佛法,为成道之要。但这只是序幕,引领参拜者观想由释加如来身后无数的小佛所组成的佛界,贯穿上下两层,建构于整座佛阁的建筑之中。随着参拜者登上二层,观想中的佛界将体现于他们眼前所见的三身佛,尤其是藻井之下的毗卢遮那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