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寺京音乐简介

吴晓萍教授,中央音乐学院
吴晓萍教授,中央音乐学院
add alt prop

中国佛教京音乐是指承传于北京东城智化寺、成寿寺、水月庵、天仙庵、广济庵与南城关帝庙、天龙寺等20余座寺院中的佛事音乐,因以智化寺为中心,故又称“智化寺京音乐”。

智化寺坐落在北京东城区朝阳门与建国门之间的禄米仓胡同内。始建于明代英宗正统九年(1444),是明英宗为其宠信的司礼监太监王振所建的一所家庙,是北京现存最为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中王振被斩,后景帝即位,在景泰元年至七年(1450-1456)期间,智化寺一度陷入萧条,乐僧们只能靠为民间承办法事谋生,智化寺音乐也因此而走出了寺院。天顺元年(1457),英宗复位,为了纪念忠实于他的太监王振,便在智化寺塑像树碑,设典祭祀,智化寺音乐也再度活跃起来。

由于王振在宫廷的显赫地位,使得智化寺有可能聘请在音乐方面颇有造诣的乐僧在佛事和祭祀活动中进行演奏,其严格、完整的乐队编制以及略带典雅风格的演奏,逐渐影响了京城的其他寺院。约在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智化寺京音乐向外传授到天仙庵、成寿寺、水月庵、地藏寺、夕照寺、关帝庙、火神庙、九顶娘娘庙、普宁寺等十几所寺院,智化寺也因此而成为北京佛教音乐的中心。

为了与流行于北京西城、海淀等地更具民间色彩的佛教音乐相区别,乐僧们将流行于北京东城、南城的、源自宫廷传统和具有古朴典雅风格的智化寺音乐称为“京音乐”。所谓“京音乐”,是与“怯音乐”相对而言的。流传在北京西城、海淀等地的佛教音乐之所以被称为“怯音乐”,一来是由于其演奏使用大管,乐曲中的只曲较多,套曲的曲式结构模式不太严格,更主要的是其音乐在宫调的使用上没有“正调、背调、皆止调、月调”四调的区分。而以智化寺为中心并传自宫廷的佛教音乐,主奏乐器用小管,套曲的传承在曲式结构模式上非常严格,风格古朴典雅,且在宫调上较之更为正统且“四调俱全”,因而乐僧们为了标榜自身的正统与高雅,便把智化寺音乐称为“京音乐”。 智化寺京音乐包括诵经、管乐、法器三部分,乐僧俗称其为“禅门”“音乐门”“法器”。但智化寺京音乐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管乐部分,即“音乐门”,传统的智化寺乐僧们掌握多首大型器乐套曲的演奏,从而与其它寺院及民间演奏有了较大的不同。

智化寺京音乐典型的乐队编制为9人14件乐器,其中旋律乐器包括管2支,分头管与二管;笛2支,分头笛与二笛;笙2盘,分头笙与二笙;云锣2架,分头锣与二锣;打击乐器有小镲一副,由司笙者兼奏;铛一面,由司云锣者兼奏;大钹一副,由司管者兼奏;大铙一副,由司笛者兼奏;此外,还有懺钟,由司鼓者演奏。 智化寺京音乐的曲牌分为只曲和套曲两种。单独演奏的曲牌为“只曲”,若干首曲牌联缀演奏为“套曲”。白天礼拜《华严宝忏》时演奏套曲《中堂曲》;晚上施放瑜伽焰口时演奏《料峭》。套曲结构模式有序(拍)、身、尾之分。

智化寺京音乐现存乐谱14部(包括一部法器谱),所用谱式为宋俗字谱与工尺谱的混合谱式,其中最早的一部是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智化寺第15代艺僧永乾所抄的《音乐腔谱》。

智化寺京音乐具有庄重、古朴、典雅、飘逸的音乐风格;庞大、规范的曲式结构;纯熟、精湛的演奏技法。代表性曲目有《喜秋风》《清江引》《梅花引》《小华严》《金五山》等。

智化寺京音乐至今已传承27代,是我国现存唯一一个没有断代的按代传承的乐种。它忠实地保存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风貌,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为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与变迁提供了典型的生动实例,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20世纪 50年代,查阜西、杨荫浏先生及其同仁对智化寺京音乐进行了多次采访,包括现场表演录音以及采访记录和研究,是学术界首次对智化寺京音乐进行全面采访记录和研究,其中许多对京音乐的认识与研究观点,为后人研究智化寺京音乐起到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影响深远。

2006年,智化寺京音乐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